国产老狼一卡2卡3卡4卡隐藏版(狼喂养一段时间后)

admin

国产老狼一卡2卡3卡4卡隐藏版,狼喂养一段时间后?

狼和狗最大的区别就是野性,作为狼驯化后的产物,狗的野性已经在上万年的与人相处中逐渐地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服从,所以,狗在喂养一段时间后,就能熟悉人,此时“主人”的概念就形成了。

国产老狼一卡2卡3卡4卡隐藏版(狼喂养一段时间后)

有人说:既然狗是狼驯化的,那么狼肯定也能在人喂养一段时间后熟悉人,这个说法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,但实际上是要分情况的,毕竟如今的狼也分两种状态:野生狼和圈养狼,这两种狼在同样人喂养下,改变是完全不同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先从狼的驯化过程中找一下答案。

从狼到狗

狗是人类第一种成功驯化的动物,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,最早将狼驯化成功的是我国的古人,时间在距今约15000年前,也就是说狗的前身就是东亚狼。

狼被驯化的这个时间节点非常的关键,因为此时的人类还没有养殖任何动物,肉类的获取单纯的靠捕捉,但是捕捉野生动物风险是很高的,一方面要拿着石器与困兽之斗的食草动物搏斗,一方面要警惕食草动物生存环境内虎视眈眈的食肉动物。

而狼被驯化后,无疑给了人类打猎极大的助力,狗可以通过奔跑追逐消耗猎物的体力,同时它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冲上去与猎物搏斗,此时的人类再用武器将猎物捕杀,这大大降低了人的捕猎风险,同时也提高了人类的捕猎成功率。

同时,狗依然延续着狼昼伏夜出的习性,到了晚上,它们非常警觉,也为夜晚人类休息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
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,狼的驯化其实最初是自我驯化,简单地说就是一部分的狼在人类居住地附近觅食,并且没有对人表现出攻击性,这样在捡食人类的生活垃圾的同时,与人建立了联系。

在此期间,这部分狼出现了一个与其他狼迥然不同的变化-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增强。狼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,它们属于纯正的食肉动物,唾液淀粉酶活性非常的弱,以至于它们无法消化高淀粉的食物,但是这部分狼通过不断的捡食人类的生活垃圾(食物中大部分以淀粉类食物为主,比如植物的根部)发生了唾液淀粉酶活性相关的基因突变,从而更能接受人类提供的食物。

当人类与这部分狼的敌意逐渐地因为投喂消失后,狼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在降低,并且很难与其他真正的野生狼合群了,这时人类接纳了它们,这才有了最原始的狗。

之后,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始筛选狗,将起初那些野性太强地淘汰掉,留下相对温顺的个体,经过了上万年的这种人工筛选,对人言听计从,甚至是谄媚的狗出现了,就是如今丰富多样的家犬种类。

狼喂养一段时间后,能不能像狗一样熟悉人?

在开始我们就说过,狼的喂养要分两种情况:野生和圈养,对于野生狼,无论是从小开始养,还是半路开始养,都无法像狗那样熟悉人,对人表示出服从,这是它们的野性导致的。

首先,野性十足的野生狼向来是向往自由的,而在人的饲养下,它们必须被束缚,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,但是,圈养下,野生狼的野性得不到释放,它们是不会像狗那样感激人的,因为它们与狗有一个本质的区别:狗放生之后可能会死,即使不死,也会成为只能在人类世界里游荡的流浪狗,而狼放生后,是可以自己生存的,这就是依赖性。

其次,我们还可以从一些烈性犬身上找一下答案,早在上世纪初,国外许多国家斗犬成风,为了获取战斗力更强的斗犬,人们开始反向操作,所谓的反向操作就是与起初驯化狼是恰恰相反,那个凶猛好斗,留下那个,然后再通过杂交来获取更凶猛的斗犬,比如比特犬。

这种培育的方法其实就是在逐渐地将狗身上的野性激发出来,当激发出来之后,虽然狗依然不如狼,但它们已经变得不是“狗”了,就像比特犬一样,它们眼中是没有“主人”的概念的,一旦发怒甚至会咬死主人。

而养一只野生狼,比养比特犬的危险性更大,因为它们的野性更强,人在它们的眼中充其量就是个投喂食物的和将自己束缚的存在,一旦有机会狼会毫不犹豫的攻击人。

不过,圈养的狼其实喂养一段时间后,是能够熟悉人的,不过要求就是从小养大,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:

图一

图二

图一中的老人与狼图片是真实拍摄的,在网上我们能搜到这位老人与狼的大量图片,其中有与狼接吻的,与狼一起吃肉的。这位老人是德国人,名叫维尔纳·弗洛恩德(Werner Freund),他曾经是德国的一名伞兵,退伍后从1972年开始养狼,目前一共养了29只狼,在他的面前,这些狼都乖巧的跟狗一样。

原因就是这些狼均是年幼的时候就被维尔纳收养,也就是从小养大,其次,这些狼均来自于动物园和动物研究机构,换句话说就是这些狼的本身就是圈养的狼的后代。

与狼共进晚餐的维尔纳

图二大家都比较熟悉了,它是《狼图腾》中的剧照,而在影片中用到的狼都是真狼,它们均是由加拿大安德鲁·辛普森的驯兽师带来的,这些狼也是它养的,它们之所以如此的听话,原因就是这些狼也是辛普森从动物园、马戏团等地方从小养大的狼,也不是野生狼。

而且为了防止狼会在拍摄的过程中咬伤演员,他除了全程陪同外,在开机之前,就让狼与工作人员熟悉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

在接受采访时,有着丰富的驯狼经验的辛普森表示“野狼是无法驯服的”。

总结

虽然狗是由野生狼驯化而来的,但是野生狼的驯化首先源于自我驯化,之后又经历了与人上万年的相处和人为筛选,如今的狗已经与狼有了很大的差异,所以,如果是圈养的狼,从小养大,还会熟悉人,如果是野生狼,不要指望它们会把人当成主人。

克雷洛夫有哪些故事?

克雷洛夫寓言故事有哪些:克雷洛夫寓言故事有两只斑鸠,驴子的故事,鹰和鸡,青蛙的国王,瘟疫的祭品,小溪,梭子鱼与猫,自不量力的小乌鸦,驴子和夜莺,大象和巴儿狗,老狼和小狼,袋子,悔过的狐狸,小狮子的教育,小树等。克雷洛夫的寓言题材广泛,大致可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借用凶猛的动物的形象,展现强权者的残暴专横、贪婪狡诈,揭露社会弊端。另一类则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训诫。

这些故事是非常现实的,包含了他和他的祖父母的智慧和经验教训。这些寓言写在诗里。语言不仅生动美丽,而且意义深远。它们往往通过一定的动植物形象来反映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现象,或刻画出生动物的性格特征。他们有很强的影响力。

乌鸦与狐狸赏析: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乌鸦面对狡猾的敌人放松,被狐狸的言辞打昏的故事,这就是狐狸成功的原因。历史告诉我们,一切都要用心灵去认真思考,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甜言蜜语或奉承时,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,不要被一时的甜言蜜语和幻想所欺骗,要看到事物背后隐藏的本质。

人们常常有一个弱点,那就是他们喜欢听别人的赞美。即使我们夸大其词,我们也会接受并欣赏它。听赞美是可以理解的,但这是傲慢和粗鲁的,这是对你不利的。有动机的人会利用它来实现他们的目标,比如狐狸。因此,人必须有自我意识,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,对别人的赞扬有理性的判断。

舌尖上的中国3的解说依然是李立宏老师?

美食文化,全民热议!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因其精美的画面,深度的人文风俗和实力派的解说创造了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收视纪录。如今,与观众阔别四年之久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,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开播,继续讲述人和美食背后的故事。

暌违四年为何饱受争议

嗯?这是那个让人听了就饿的声音吗?不少网友看过先导片后表示,画面依然精美,可这解说和配乐听起来怎么比以前寡淡了很多?

改变是突破,还是投机取巧

舌尖上品的是美食,心坎里有的是情怀!虽然《舌尖3》已经不是曾经熟悉的味道,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文风貌与古今传承,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割舍的。

所以大家对于配音人选的种种讨论与意见,也正体现了他们对《舌尖》系列的认可与期待,爱之深、责之切,观众的愿望是《舌尖》永远保持纪录片的最高水准。

可惜珠玉在前,央视这个大平台既想借《舌尖》之势保持《舌尖3》的热度,又因为不愿降低姿态,所以放弃原班人马,选用全新团队捧起这块金字招牌。这种尝试和改变是否会带来更蓬勃的生命力还未可知,但使《舌尖》系列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则成为了必然。

可以说,《舌尖3》看似旧瓶装新酒的创新表象下,或许隐藏了央视投机取巧的小心思。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节目播出后,不会辜负观众长达四年的殷切期待。

《舌尖》的无奈,也是所有人的无奈

央视强大就强大在它离了谁都能转,但也许这正是它的悲哀——连央视本身也认为自己离了谁都能转。

其实《舌尖》遭遇的改变并不是个例,放眼整个人类社会,这种情况比比皆是。

当你将工作开展的蒸蒸日上时,突然被调离岗位由别人接手;当你为一份感情倾注全力后,却没能得到白头偕老的结局。事业、生活、感情不外如是。

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会面临被淘汰、被改变,无论这种变化最终是好是坏,我们都无法再参与其中。个体的力量相较于大平台来说微乎其微,我们也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默默知晓和祝福。

那么你觉得,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么?

如果您有类似的故事或经历,欢迎评论在留言区。您将有机会通过我们的平台向更多人倾诉,或为其他人解决问题、指明方向。

也希望所有面对这种困惑的朋友不要灰心,因为即使阳光尚远,但必有阳光。

人类养大的狼崽子重返狼群后?

被称为中国第一狼女的李微漪,十年前曾卖掉房子救狼养狼,十年后她把养大的狼放回了草原,那么被她放回草原的狼最后的生存利率有多少呢?

李微漪是一位画家,她最爱画的就是那些灵性的动物,所以森林和草原就成了野外写生最常去的地方。

2010年,当她踏入四川若尔盖草原的时候,她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。

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西部,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块水草丰茂,气候适宜的草原,这里栖居着众多草原上的动物物种,这其中也包括草原野生的狼群。

前些年,因为人类活动轨迹逐渐侵犯了动物们日常的领地,许多狼群为了生存,不得已去抢人类饲养的鸡鸭鹅等家禽吃。那反过来,草原上的牧民们一方面为了保护家禽,但更大一方面则是为了非法获取狼皮和狼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,便在草原给狼下套。

当李微漪带着自己的画具来到若尔盖草原,满以为自己会画出自己画家生涯最得意的作品时,却被牧民口中的一个故事深深迷住:一只头狼为了给刚刚生下幼崽的狼妻寻找食物,误入了牧民们设置的陷阱,随即被牧民们抓获后,剥了狼皮。

狼这种动物,虽然对外表露出残忍和勇猛的动物本能,但也很团结和重情义。狼妻见到头狼迟迟没有归来,便拖着配备的身躯,主动来到牧民们的居住地,吃下了牧民设置的诱饵中毒身亡,甘愿随头狼一起而去,只留下了一窝幼小还没生存能力的狼崽子。

听完这个故事之后,李微漪深深地被这两只狼的感情所打动。虽然他们是凶狠的狼族,但也和人类一样有着朴素的爱情故事。感动之余,李微漪想到了它们留下的那一窝还未成年的狼崽子。

善良的李微漪认为,她应该去帮助柔弱的狼崽们。于是,李微漪不顾牧民和友人的反对,执意去草原的深处寻找狼崽子们。也许是狼崽子命不该绝,也许是那一对狼夫妻保佑,李微漪真的找到了它们留下小狼崽。

只不过,因为狼王和狼妻先后离开,那群小狼崽已经好几天都没有东西吃了。6只小狼崽中,已经有5只死掉了,只留下了最坚强的1只,但也是奄奄一息了。

看到这种场景,李微漪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。她忍不住地向天空悲嚎了一声,就是这一声,让这只气息微弱的小狼崽缓缓睁开了眼睛,朝着李微漪的方向,一步一步地挪过来。

李微漪紧紧地抱着这只小狼崽,小狼崽也依偎在她的怀中。举目无亲的情况下,这只小狼崽已经把李微漪当成最后的“亲人”了,也只有李微漪,它才能活命。

李微漪赶紧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食物喂给小狼崽吃,待它体力稍微恢复后,就将它带回到了牧民的家里,用心地照顾。几天过后,这只小狼崽虚弱的身体也开始慢慢恢复。

这时,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李微漪面前:要照顾小狼崽,她就必须留在若尔盖的草原上,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把小狼崽放回草原,以它现在的体力和能力,完全会成为别的动物口中的食物。

到底该如何处理这只小狼崽呢?如果把小狼崽留给牧民,显然是不可能的,因为牧民就在捕杀狼群。如果把小狼崽带回城市,将来长大之后,他要是伤了人怎么办?

身边的朋友也提醒李微漪:小狼崽是一只狼,不是狗,它长大之后,能不能控制住动物的野性,能不能和人类和平相处,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

最终,李微漪还是决定带它回到城市。她内心一直认为:这只小狼崽现在还没有攻击性,还是一只温顺的小狼崽,而动物也通人性,经过人类的抚养,狼身上的兽性会慢慢褪去的。而且,一旦时机成熟,她就会带着这只狼重返草原。

就这样,李微漪带着这只小狼崽回到了城市,开始了“狼妈”和“狼儿子”的故事。

她给小狼崽取名格林,英文名“Green”,意思为绿色,代表着它是一只来自绿色大地的动物,也最终将回到绿色大地。

小狼崽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格林,也在慢慢地成长中,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,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或者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事情。

比如,格林很聪明,好像天生就会游泳一样。一次外出时,格林突然掉入了池塘里,但它很快就狗爬式游了上来;格林还学会了开电视,换台,它最喜欢看的就是关于狼的纪录片,看到电视上的同类,会情不自禁地嚎起来。

那些都是愉快的事情之外,也有很多不愉快的大麻烦。比如,格林会用利牙咬断家里的电线,还会偷偷地抢邻居家的生肉,每次出去散步时,格林都非常抗拒带狗绳,无论李微漪使用什么样的招数,都不能让格林屈服。

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,格林虽然被李微漪当狗一样养着,但它骨子里却是野兽一样的特性,它身上的狼性,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长,慢慢的体现出来了。

比如,格林有一次遇到一只流浪狗,便凑上去和狗闻了闻,确认了是同伴,就摇着尾巴一起走了。但没过多长时间,这只流浪狗被路上的车辆撞死了,这让格林受到了很大的刺激,它彻底愤怒了。

它像一只“疯狗”一样,在街道上乱吠,吓到了很多行人和司机,甚至引发了那一个片区的交通堵塞。

正是因为这个事件,警察上门告知李微漪:法律规定,个人不能将野生动物带入城市进行饲养,更不能带到公共场合。给她一周的时间,希望她把格林安置好。

李微漪原本想把格林送入动物园,然而,在动物园内,她看到的却是一只毛发稀疏的老狼,它缺了一只耳朵,眼神毫无光芒,玻璃上有着许多曾经的抓痕。

随后李微漪找了动物园、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等等,都没能妥善解决好格林的安置问题。最终,李微漪决定,还是把格林送回到它出生的若尔盖大草原。

但此时的格林,离开狼群太久,在它身上狗的习性居多,它甚至连捕猎都不会。如果要放它回草原,那么,就一定要训练它的狼性。为了格林,李微漪卖掉自己在城市的房子,买了越野车、摄像机等设备,和格林一起来到若尔盖草原,准备一步一步教会格林如何在草原中生存。

但一只成长在城市的狼,要将它身上在草原的狼性人为地训练出来,谈何容易!

于是,在零下15摄氏度的气温中,李微漪带着格林在极端寒冷的气候条件下,模拟动物野外觅食的生存能力;为了训练格林的搏斗技巧,李微漪把它扔进草原的獒场,每天都遍体鳞伤;最后,李微漪觉得可以带格林去找狼群了,便带着格林走上了狼山,一待就是一个月。

不知道经历多少个寒冷的日子,日夜不停地呼喊狼群,终于有了回应。李微漪知道,格林找到了自己往后生活的地方,它也真正地回家了。

经过人类饲养的格林就这样回到了草原。后来,李微漪也回到了城市,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。

两年之后,为了寻找格林的踪迹,李微漪又回到了若尔盖草原,但却没有见到过格林,它是死是活,没有消息。

2014年底,格林终于出现了,还带来了几只野兔。因为格林记得李微漪最喜欢吃的就是野兔。然而,格林却一直没有靠近,而是站在远处望着李微漪,像两个世界的两个物种。

后来,在牧民们告诉李微漪:格林已经成为了狼王,还有了四个幼崽,说明它已经完全适应了草原的生活,也学会了草原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。只不过,格林的四个幼崽中,却有三个惨死在人类手中。

再后来,李微漪把自己和格林在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时光,写成了《重返狼群》,并且把自己和格林的一些影像拍成了纪录片电影,呼吁人们救助、爱护动物,即使它是一匹来自草原的狼。

那么从李微漪和格林的故事来看,人类养大的狼崽子重返狼群后,生存几率有多少?

虽然是人类养大的狼崽子,但只要经过在进入草原之前的觅食训练、搏斗训练等等生存技巧的训练,生存下去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。因为狼本身就有狼性,生活在城市时只是暂时隐藏起来,一旦它们回到草原,本身还是会被释放出来的,所以生存的概率非常之大。

你身边有没有特别老实?

有,我的老师!

听说有人要到学校来打同学,杨老师带着我们男同学一起上,还给女同学分配了任务。

上中学的时候,有个女同学晚自习突然不舒服,要请假回去。

农村学校,那时候还没有住校的。考虑到晚上一个女孩子走路不安全,杨老师就叫两个男同学一起把她送回去。

把人送到家后,那两个同学在回来的路上结果出事了。

当时是秋天,那俩同学在路过一片玉米地的时候,被人拦住了。

是个年轻人,一身的酒气。

那人就是酒后生事,故意找茬的。一开始嘴里不干不净,接着就动手了。

三个人很快扭打在一起,那俩同学没吃亏,但都很害怕,毕竟还是学生。

撕扯一阵后,他俩合力把那人推下了水沟,扭头就跑。跳上自行车一阵狂蹬猛踹,直到进了教室还气喘吁吁的。

大家本来都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,可没想到第二天又出事了。

第二天,其中一个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又遇上了麻烦。还是头天晚上的那个年轻人,身边还站着两个长毛。

白天能看清楚了,他们都是街上的小混混,有一个是供销社主任的儿子。

不由分说,几个人就把同学揪住打了一顿,临走前还放话说要到学校去掏人,指的是另外一个同学。

同学到学校跟杨老师说了情况,杨老师听了也没说什么,转身去了食堂。

快上课的时候,杨老师抱着一捆树枝来了。食堂烧煤,树枝是用来引火的。

“他们只要敢来胡闹,就给我打!男同学都上,女同学离开教室,去把大门给我关上,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跑!”杨老师的声音不大,跟平时一样,但让人听了提气,顿时热血沸腾的。

杨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,教数学。当时有五十多岁了,个子不高,一个精瘦精瘦的小老头。

学校在山脚下,破旧的大门没有门卫,只有两棵松树在站岗。

第二节课刚下课,几个小混混真的来了。

一共六个人,气势汹汹地直奔我们教室,看来是打听过了。

当他们走到教室前面的花坛时,站在走廊上的女同学就发出了信号。

我们纷纷拿起树枝,人手一根。

那帮人进了教室,为首的一脚踹翻了讲台,指着同学们叫开了:“昨天是谁打了我兄弟,给我站出来,不然……”

不然什么?不然你就挨揍吧,我们没等他说完就直接开战了。几个前面的同学一起冲了上去,拿树枝猛抽。

那帮人根本没反应过来,当时就懵了,身上都挨了几下。为首的那个家伙一看势头不对,慌忙往外钻。

到了外面更好,能抡开了打!反正大门已经被女同学们关上了,一个都跑不掉。

杨老师也已经闻讯赶来了,他站在花坛沿上双手一叉腰,冲着我们喊了句:“揍!给我使劲揍!”

这小老头有点逗,都这时候了声音还是不大点,可我们都听得真真的。

这时候其他班级的同学们也都围过来了,有看热闹的,也有直接参战的,校园里面瞬间沸腾了,就跟开运动会似的!

那么多同学抓几个小混混还是轻松的,不大一会儿,六个人全都被按在地上了,一个不少!

为首的那小子是街上车站饭店老板的儿子,他没上过中学,不认识杨老师。这小子嘴硬,趴在地上还朝着杨老师吹牛:“老头,我记住你了,我看你以后还上街不。”

杨老师一听,不慌不忙地从花坛上下来了。来到跟前抬腿就是一脚,踢得那小子嗷嗷叫。嘿嘿,老头那天穿的是皮鞋,部队的那种两块瓦,是他当兵的儿子给的。

“你看清楚了,我姓杨,杨楼村的,天天从街上过!”说完,杨老师又补了一脚,我们有点忍不住想笑。

后来那几个小混混被派出所处理了之后,还真的盯着杨老师不放了。

不过,这次杨老师没动手,因为根本用不着他动手。

没过多久的一天,上班路过街上的杨老师被那几个小子拦下了,一个个撸胳膊卷腿的准备给杨老师点颜色看看。

街上有看热闹的人认出了杨老师,有人连忙上前解围。

“这是中学的杨老师,你爹你叔都是他的学生,别在这丢人现眼了,赶紧滚!”说话的是车站边上卖冰棒的阿姨,在那儿摆摊有年头了,乡里乡亲的都认识。

话刚落音,杨老师正要跟那阿姨打招呼呢,就听见砰的一声响,把人吓了一跳。

原来,是在车站卖包子的老头过来了,等他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后,气得把手里的开水瓶都摔了,走过来照着那小子就是一巴掌。

“你小子不学好,谁都敢打了。以后你要是再敢对杨老师动粗,我可不答应!”老头拉着杨老师的手,非要那小子认错才行。

老头是个热心人,看不惯那些瞎混的二杆子。他的几个儿子在当地颇有声望,人缘也好,所以腰杆也硬。

杨老师带同学打混混的事很快就传开了,人们都纷纷叫好,说杨老师护犊子那是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。

杨老师平时挺严肃的,很少跟同学们开玩笑,后来有同学问杨老师:“这事校长是怎么说的?”

“咱们的校长都扛着板斧出来助阵了,你们没看到吗?”杨老师非常认真地来了这么一句,还是用普通话说的。

校长是个女的,杨老师的话让我们听了哈哈大笑,有的同学眼泪都笑出来了。

那时候学校里并不讲普通话,除了朗读课文以外,说的都是方言。

岁月如梭,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杨老师已经去世多年,很是想念!

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@foxmail.com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8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